《家庭环境》其它信息
影片时长: 豆瓣评分: 时光网评分: 时光评 IMDB评分: imd
制作公司:A Space Between
发行公司:Participant Media
制作成本:
拍摄日期:
上映日期:2011年8月26日
揭 秘:1.本片在2011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得了剧情片类的观众选择大奖。
制 作:
对 白:
人 员:
影 评:
标题:你没想过改变你身处的环境么(严重剧透)
作者:心痕依
看完这部电影,我忽然理解它为什么可以获得圣丹斯观众选择奖。
电影台词不多,大部分的时候是音乐流动下人物感情的宣泄,然而,就像是一双手,抓住你的情绪,让你陷入导演为你营造的环境。人物构造环境,环境影响人本身,矛盾而又尴尬的纠缠。
西瑞恩:相爱的友人,与其说她们是爱情,我却以为这不过是女生之前亲密友情的稍微过度。不似爱情的独占,而是友情的真相。阿芬特之于西瑞恩,比西瑞恩之于阿芬特更为重要。因为西瑞恩尴尬的反革命子女的身份,阿芬特成为了她周边压抑环境下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,即使这抹亮色带着边缘的灰色,与她而言,也是最重要的存在。如果要说,西瑞恩才是乖巧的小孩吧,只不过这种乖巧,在环境的迸发下,最终被附上不乖巧的外衣,然而,那仅仅只是一个伪装。乔伊对她说,你血液里肯定流淌着你父母叛逆的因子,出租司机猥琐的对她说,**就是**,再怎么乔装打扮,内质依然是**,于是,那场猥琐骚扰成就了这场伪装。你们都说我不乖,那么我便坏一次吧。但外衣终究只是外衣,内里因环境逼迫而造就的虚弱本质,在那场事件暴露无疑。她走向莫汗为她铸就的保护伞。西瑞恩本该是与祖母肆意舞动的那个阳光,激情的女人,但最终她只能对着阿芬特的离去,默默流泪。长时间的外在压迫,已经让这个青春的孩子,失去了勇气。
阿芬特:西瑞恩与阿芬特在电影里完成了一次转变。第一次,是阿芬特抱着情绪失控的西瑞恩,轻声安慰。西瑞恩失控的原因在于情感的缺失所带来的深层恐惧感。镜头中,她站的远远地,望着阿芬特一家欢声歌唱。眼神中流露出的羡慕以及孤独感,让镜头外的我,想伸手抚摸她的脸庞。然后,第二次,却是西瑞恩抚慰阿芬特。在她完成受伤与抚慰转变的那一刹那,我就笃定,她不会跟着阿芬特离开。因为她已经随了环境,不再抗拒。那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安定感,与阿芬特看到父亲跟着哥哥做起了祷告,以及发现被监控真相的那种爆发形成鲜明对比。阿芬特是个被宠坏的坏小孩,但是导演却借用她的口,问出了也许很多伊朗年轻一代都想知道的答案。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父辈造就的,即使这不是父辈的初衷,但是后果却是由我们这一代承担。最后,她选择离开现在的环境,去寻找她觉得更好的地方。
莫汗:莫汗到底是变好了,还是变坏了,我不知道。他的转变也带着深深地环境的烙印。戒毒归来,我想他是真的想好好生活,那场与阿芬特共同弹奏的场面,带着肆意的笑容。只不过,尴尬却在下一秒而来。父亲的不信任:当面收取尿液,要所有花费收据。内心的空洞,却在神学家那里得到填充。这是尴尬的事件。神学家用真神阿拉的宽容,得到了莫汗内心的信任。这才是最伟大的传教,不在于紧盯,而在于内心的接受。莫汗随后的转变顺理成章。这个角色有着很大的魅力,我在二次观影的时候,深深地理解了他。他其实不过是想很好生活的一个人。用一句烂俗的话总结他就是,我只是想更好的生活以及以爱之名。
父母:父亲的迷茫是不是带着三十年前革命者的一些身影。他们期望通过革命得到更好的外在环境,然后我想,他后悔了吧。对着女儿歉意的说,总有一天我们可以一起游泳的。以及面对儿子转变的消极敌对。也许整部电影里最清醒的应该是母亲阿扎,她像是最温柔的存在,包容着子女截然不同的选择。她和电影里的神学家,是坦然接受了现实的两人。一个清楚知道现实,选择不作为,女儿叛逆也好,儿子皈依也好,她永远是最好的母亲,调剂着这个家。她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,我不是个胆小的人。而神学家的清醒在于,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游戏的规则,所以他在这场局势中风生水起。
赫塞:导火线的存在。或许又是导演的发言人,他说,你们不想改变么?他说,三十年前他们所做的现如今正如法炮制在你们身上,他说,人权。这个带着浪漫政治主义情怀的人,成为外在环境惩处这个反动小团体的承受人,他承担了所有的后果。
没有最后,环境在变,人也在变,最后的最后怎么样,谁知道。
PS:阿芬特说,在这里,他们会让切格瓦拉成为虔诚的教徒。他们都是专家。这一刻,我笑了。
穿 帮:
台 词:
高清完整版免费展示列表: